1. 首页 > 星座杂谈

传统酒文化之酒道 酒应该如何饮用 中国传统酒文化精神

  导读:中国的酒文化很多,学会这些酒文化,你在酒桌上就是无人能敌的存在,不管是工作还是啥子的,都能够轻易拿下。那么,传统酒文化之酒道是啥子?酒应该如何饮用呢?大家喝酒要注意的事项太多,接下来与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酒道

  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非常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与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之道。

  酒宜温饮

  商周时期就有温酒器,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明人陆容在《菽固杂记》中记载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与故事:“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数年后,秋间病痢,致此医治之,云:‘公莫非多饮凉酒乎?’子宣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饮醇酒。医云:‘丹溪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吉而恩之,热酒固能伤肺,然行气与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郎滞其气。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与,斯无患害。”

  饮必小咽

  酒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清代徐坷也认为“急盥非所宜”,吃饭、饮酒都应慢慢地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以免向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清代菜谱《调鼎集》中更明确地说酒“忌速饮,亦忌流饮”。

  空腹勿饮

  唐孙思邈《千金食治》中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也认为饮酒必佐佳肴。

  勿混饮

  元代贾铭《饮食须知》说:“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与,重则立兴祸患。是以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清异录》曾告诫人们:“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还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

  勿强饮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黄周星《酒社刍》说:“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惟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之哉。故愚谓不问作主作客,惟当率真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介绍饮酒时不能强逼硬劝别人,自己也不能赌气争胜,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

  民俗小百科:以茶解酒不可取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爱酒后吗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之疾。”清代朱彝尊也说:“酒后渴,不可饮水及多啜茶。茶性寒,随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现代科学已证实了他们所说的酒后饮茶对肾脏的损害。据古人的养生之道,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和白萝卜熬汤解酒。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酒文化之酒道,酒应该如何饮用”内容,希望能够向我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