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杂谈

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俎 食具与礼器之俎说明 现代中国饮食器具的文化

  导读:在古代的饮食器具当中,大家专属熟识的古籍只有筷子了。其他的诸如鼎,镬,甑等等,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懂得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俎吗?食具与礼器之俎说明去哪看呢?与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俎

  俎(zǔ,音组),中国两千年前的砧板,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关于俎的记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俎也是中国古代的礼器之一,在祭祀时用以载牲。

  食具之俎

  俎,远古时期的庖厨用具,功能如现代的刀砧板。多为木制,少有铜铸,长方形,两头有足。《晋书·孔坦传》也有“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的说法,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

  中国古人席地而坐,宴饮、进食时运用的俎,都装着低矮的足,质地不同,有石俎、木俎,还有木制漆饰与青铜铸造的,但其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

  通黎民百姓运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俎,帝王贵族、富贾豪绅则运用瑰丽的木漆俎或特制的青铜俎。《礼记·燕义》说:“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古时宴飨,每人前面有俎案,上面摆满菜肴,吃有吃相,也就符合礼仪了。

  礼器之俎

  俎也是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牲,是供祭祀及食用的家畜,即古时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是指牛、羊、猪,而六畜则包括马、牛、羊、鸡、犬、豕。《左传》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因为古代祭祀是“国之大事”,“俎,祭宗庙之器”,是专门载家畜的礼器,是不允许放“鸟兽之肉”的。

  俎豆

  俎和豆常伴运用,称为俎豆。豆,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的。器浅如盘,下有把。俎与豆,都是盛放祭祀食物的器具,代指祭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引申为祭祀、崇奉之意。范晔《后汉书·祭遵传》也记载祭遵“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民俗小百科:十字纹俎

  十字纹俎是从安徽寿县战国时期楚王墓出土的,为长方形,长33.4厘米,宽17厘米,高18.2厘米。两头微翘,砧面有4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据说这是为了割、放肉时便于漏血与减少滑动,因此又被称之为“十字纹俎”。1936年,该俎曾参与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俎,食具与礼器之俎说明”内容,希望能够向我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