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杂谈

传统茶文化之斗茶 斗茶的渊源与斗茶之法 中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

  导读:春茶季到来了,大家又可以品尝茶的醇厚味道了,如今中国茶已列入世界非遗,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那么,你了解传统茶文化之斗茶具体是怎样的吗?斗茶的渊源与斗茶之法去哪看呢?与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含义,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斗茶的渊源

  民间制茶与饮茶方法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陶榖所撰《清异录》中载:五代词人与凝嗜好饮茶,在朝时“率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汤社”的创立,开辟了宋代斗茶之风的先河。不过,斗茶的产生,主要出自贡茶。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与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与审定贡茶的质量。这样,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正如范仲淹《与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苏轼《荔枝叹》也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现在斗品充官茶。”斗茶之风从贡茶产地兴起以后,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后来还普及到民间。

  斗茶之法

  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已,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范仲淹《与章岷从事斗茶歌》道出了斗茶者的心态:“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那斗茶都有啥子规则呢?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胜负的要求,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介绍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介绍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介绍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如果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中就会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早出者为负,晚出者为胜。此外,斗茶对用火也很讲究。根据古人的经验,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与异味。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和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与谐与统一。

  民俗小百科:斗茶图

  《斗茶图》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fǔ,音府)所作,描绘了古代斗茶的情景。《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俗画,共画有四单人物,他们身边放着几副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脚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夸耀自己的茶质典雅,显出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双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壶,正将壶中茶汤注入杯中。右旁站立两人,双目凝视前者,似在倾听对方说明茶汤的特色。从图中角色模样与衣着来看,不像是文人墨客,倒像走街串巷的“货郎”,介绍斗茶之风已深入民间,相沿成一种社会习俗。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茶文化之斗茶,斗茶的渊源与斗茶之法”内容,希望能够向我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