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句子大全

玛欣德尊者关于实用调心法的禅语20句62句 玛欣德尊者事件真假

1.“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修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失。

2. 爱心和慈悲的 进步,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3.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4.导致生死轮回的 缘故就是烦恼。

5.道圣谛。简称苦集灭道。

6.烦恼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负面心理 影响,它们都是不善的。

7.佛教把构成 生活的 影响分为五类,称为五蕴:色、受、想、行、识。

8.佛教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上帝、造物主。

9.佛教的目的在于灭苦――让苦完全地止息。

10.佛教即是觉悟者的教导,以及能令人导向觉悟的教导。

11.佛教强调:正如生病可以找出病因, 生活也必然是有因的’。

12.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存在都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称为“因缘”。

13.佛教要分析 生活的构成,认知 生活的真相,研究 生活的本质,最终目标是为了解脱 生活的诸苦。

14.佛陀曾经说过,假如作为欲乐目标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完全是苦,完全没有 高兴可言,那么, 大众就不可能从中获得 高兴。

15.佛陀觉悟了法!法,它是关于 生活的真理,佛教叫做圣谛。

16.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修戒;修定;修慧。

17.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18.根据佛教,所有的名法(心理现象)都必须有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 影响。

19.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 时刻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 时刻刻度的尾部。

20.将心安住于当下的身心 情形,这就是正念正知!这就是修行!

21.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其中,戒是指道德、 品德;定是指心的平静;慧,是 智慧。

22.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 智慧。

23.没有了烦恼,就不会有生死轮回,就不会再有苦。

24.命运的好坏是靠我们自己 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5.能够对恭敬的人散播 慈爱后,可以继续祝福其他恭敬的人,乃至一切有情。

26.能污染身心的心理 影响,或处于污秽、堕落 情形的心,叫做烦恼。

27.其实我明白,我只不过是他 情感的替代品。但我仍然赌上了我所有的 情感。我并不 一个 勇壮的孩子,但我不喜欢后悔,爱他是我一个人的 事务。

28.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9.如果用治病来比喻,那么,苦圣谛好比是疾病,集圣谛好比是病因,灭圣谛好比是病愈,道圣谛则好比是治疗疾病的 技巧。

30.若把佛教作为一种 信仰与 操作的体系,则由 下面内容三个部分构成,即:佛陀(Buddha)——觉悟者;佛法(Dham )——觉悟者的教导;僧团(Saïgha)——追随觉悟者修行的 。

31.善的行为称为善业,坏的行为称为不善业或恶业。

32. 生活,就是在烦恼的支助下,由所造作的业(行为)带来的 结局。

33. 生活从生到死 一个 经过,这个 经过也是无常。

34.世间万物只是生灭变易的一个 经过,其中根本就不存在 自在自主的实质或本体,即不存在所谓的“我”、“灵魂”、“大我”等,这称为“无我”。

35.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 技巧,叫做入出息念。

36.物不能常新,花不能常开,人不能长生,命不能常存。

37.物质现象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38.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就应该修定。

39.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 智慧。唯有通过 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40.修行,是为了众生来承受苦难的,因此必须坚忍,才能完成道业。

41.修行的目的,是要打破你我彼此的界限,也要超出一切事物的相对现象,更要超越 时刻与空间的束缚,进而达到与宇宙的大我合而为一的 完全自在境界。

42.修行法门在于戒、定、慧,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觉知与平等的心去面对一切。

43.修行人就是要将有事化为无事。修行人就是要将烦恼化为无烦恼(菩提)。修行人就是要使自己安乐,也使他人安乐。

44.修行人以念佛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

45.学道 一个 想法,一种 信念,也是一种 信仰,不是一句话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身体力行,一生所要奉行的一种修行。

46.学佛修行之可贵,在于常涌慈悲心,视万物与我一体,同体大慈力,同怀大悲心,即使在境界现前时,亦能超脱凡情、俗念,拂逆困厄,而不变道心。

47.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存在的呼吸就行了。

48.要灭苦,要解脱生死,就要致力于断除烦恼。

49.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 高兴、宁静和殊胜的 情形一段很长的 时刻。

50.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 质量,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 事务。

51.一个修行的人,如果能培育正确的 想法、高尚的情操、优雅的谈吐、恢宏的气概,又能积极建立乐观进取、奋斗不懈的人生观,则可塑造成为一位甚为健全人生的现代修道士。

52.由众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和现象,称为“缘生法”、“行法”或“世间法”。

53.有个人爱过了就结束了有句话说过了就后悔了有道伤痛过了就麻木了有颗心颤过了就破碎了。

54.有了烦恼,就会造作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上称为“业”。

55.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

56.在这个秋天,预示着万物开始渐渐的落去,可是夏季还没有褪去,而我却感到了身边的一些在慢慢的凋零。

57. 真诚的止灭(涅槃),是经由修行戒律、专注的禅定及 智慧等实修道路而达成。

58.正念——让心稳固地沉入所专注的目标,不散乱、不飘浮。

59.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60.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61.只要能经常 进修关注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 心情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62.自从遇见你, 高兴便由你开始;如果失去你, 高兴也会随你而去。虽然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 然而心中有缕不变的爱意。表白日,只想与你在一起。

63.做为一个修行人必须先做后说,先 操作再说,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慧、真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