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杂谈

传统服饰文化之旗袍 唐装是什么服装 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导读:在我国传统服饰中,你肯定听过旗袍,也见过唐装,这都是两个时代的流行款,其中旗袍流行于清朝及民国时期。那么你知道传统服饰文化之旗袍具体怎样吗?唐装是什么服装呢?不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旗袍

  从字义上理解“旗袍”,其泛指清代满族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清朝及民国期间标准男装的男式长袍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女式长袍却一直流行,并不断发展,“旗袍”一词也开始专指女士长袍。

  清初期,政府强调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 ,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清朝后期汉族女子开始效仿满族装束,满汉女士服装样式相互交融,差别日益减小。那时的女士长袍,衣身宽博,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普遍采用“元宝领”,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

  清末,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服装样式,逐渐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服饰观念。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进一步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旗袍也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脱胎于清代旗袍的改良旗袍日益流行和成熟起来,成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都市女性主要的服装款式。改良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时的旗袍腰身收小,下摆收拢,下摆有长有短,短的及膝,长的至脚踝。修长的旗袍,下摆开衩成为必要,这也是改良旗袍的重要标志。除了腰身下摆,改良旗袍的袖也经历了许多变化,20年代流行喇叭袖,后袖型逐渐变得细窄合体,短至肘上,再后来袖长更是缩至肩下两寸,几近无袖,甚至出现坎袖。

  旗袍

  几百年来,旗袍不断地演变发展,由最早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在的线条清晰自然,紧身合体,更能显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已经成为一种礼服,并且风靡国际。现代旗袍样式繁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面料丰富,有棉布、丝绸、锦缎、绢纺等。旗袍既有中国传统韵味,又兼具时尚之美,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上升为一种中国女性文化的象征。

  民俗小百科:唐装

  中国现代所穿着的“唐装”,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唐装——唐朝的服装,而是源于海外。西方国家称“中华街”为“Chinatown”英文发音很像“唐”,于是中文译为“唐人街”,同时将这些华人街的“唐人”所着的中式服装叫做“唐装”。这种“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有四大特点:立领、连袖、对襟、盘扣。从面料来说,唐装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当时各国元首所穿的会议装就是“唐装”。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服饰文化之旗袍,唐装是什么服装”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